新闻中心

七十年前的今天:香港中国旅行社协助钱学森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10-08

1955年10月8日,罗湖桥头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当钱学森的脚步跨过边境线,他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眼中噙满泪水。这一天,对钱学森而言,是挣脱桎梏的重生之日;对新中国而言,是即将迎来科技腾飞的历史性时刻。国外评论家指出,“由于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他归国的第二年,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原点起步。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在钱学森一生诸多的传奇篇章里,“归国”无疑是荡气回肠的一笔。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归国壮举的背后,香港中国旅行社以红色担当为钱学森构筑起隐秘而坚固的护航屏障。

赤子归心:从科学顶峰到归国困局

钱学森是世界级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的得意弟子,身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核心成员,36岁便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彼时的他,手握优渥薪资与顶尖科研资源,早已是国际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学者。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至美国,远在异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对夫人蒋英郑重说道:“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准备回去了。”这份滚烫的赤子之心,让他毅然辞掉在美国的所有职务,准备启程回国。

然而,这个决定彻底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1950年6月,美国突然吊销了他的涉密研究许可证。海军副部长金贝尔甚至咆哮:“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宁可枪毙也不能放他回国!”同年9月7日,钱学森被强行关押在特米诺岛拘留所,狱警每15分钟便用探照灯扫射一次牢房,让他无法安睡,体重骤降13斤。即便在学界的集体抗议声中获释,长达五年的软禁仍未结束:住所被24小时监视,电话遭监听,信件被拆检,就连出门购物都有特工尾随。

面对美国的迫害与压制,钱学森从未屈服。他一次次提交回国申请,公开声明“坚决要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去”,但都石沉大海;直到1955年6月,他悄悄在香烟纸上写下的求救信“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被辗转送达周恩来总理手中,成为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话题之一,迫使美方代表无言以对。1955年9月17日,洛杉矶港口汽笛长鸣,“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载着钱学森一家缓缓驶向太平洋。而此刻,一场秘密护航行动正悄然拉开序幕。

香江护航:香港中国旅行社的隐秘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香港,处在港英当局管控与东西方势力博弈的“夹缝地带”,而作为香港唯一一家中资旅行机构的香港中国旅行社,早已是联结海内外华人的重要桥梁,在抗美援朝期间就曾承担运送物资的特殊使命。

1955年9月15日,当钱学森一家购得回国船票的消息传至北京,一场围绕“安全接护”的国家级部署迅速展开。当时主管科学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中国科学院尽快考虑钱学森的工作安排,同时选派代表前往深圳等候迎接,将钱学森一家安全护送到京。9月20日,外贸部办公厅机要处收到总理办公室转来的协助钱学森回国的密件后,电告华润公司:“指定可靠同志,会同蔡福就、方远谋接送钱学森等人,经费由张平拨付。”——这份标注“绝密”的电报,为香港中国旅行社即将承担跨境护送的重任埋下了伏笔。

华润公司接电后,第一时间与时任香港中旅社领导蔡福就和方远谋取得联系,迅速敲定分工:由香港中旅社同港英当局交涉沟通,华润公司从旁配合,提供人员、物资和经费支持。1955年10月8日黎明,“克利夫兰总统号”如期驶入香港海域。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香港中旅社派出一艘专用驳船直接从邮轮接下钱学森一行40余人,随后一路向北驶至九龙,不在香港岛停留。

钱学森一行上岸后,乘车抵达九龙火车站,由早已在此等候的香港中旅社代表黎君等人负责接应。钱学森坚持将400美元运费交给黎君,委托其协助办理行李托运等事宜。随后,在香港中旅社工作人员的全程护送下,钱学森一行乘火车抵达罗湖口岸,于当天11时25分抵达深圳。

跨越罗湖桥的瞬间,望着朝思暮想的祖国土地,钱学森难掩内心激动,发出感慨:“我们先过一座小桥,终于踏上了国土,回到我们的国家——我们值得骄傲的国家,有着四千多年文明的国家!”随后,黎君与已等候在桥头的中国科学院人员安全交接,完成这场跨越重洋、暗藏风险的护航任务。

薪火永继:旅游央企书写时代担当

钱学森曾在自传中深情回忆:“从香港上码头开始,通过与中国旅行社同志的接触,我就感到祖国的温暖。”这份温暖,并非偶然——它源自中旅深植于心的“旅游报国、服务大众”使命,是集团跨越百余年发展历程,始终未曾改变的精神内核。

回溯集团发展脉络,自成立之初便立下“发扬国光、服务行旅、阐扬名胜、致力货运、推进文化、以服务大众为己任”的企业宗旨;抗战时期,无惧战火坚持疏运客货、承运兵工器材、营救爱国志士、南运故宫国宝;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承担外国政要来华、中美“乒乓外交”、台湾老兵探亲的服务保障;改革开放后,中旅敢为人先,利用自有资金在深圳荒地上兴建华侨城,开创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先河;香港回归后,积极投身“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在历次重大考验中展现了央企责任与担当。

协助钱学森回到祖国怀抱,是中旅履行红色担当、践行企业使命的重要缩影。七十年岁月弹指而过,一代代中旅人仍然坚守“旅游报国、服务大众”的使命,这是集团穿越风雨、不断前行的底气,也是集团面向未来、续写辉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