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 逅
文:深圳 蘇北寒


(一)

邂逅總發生,美好常出現。辦公新址芒果網大廈毗鄰科技園標誌性建築騰訊大廈,一不小心沾染了高大上。大廈後邊的白石路人行道很開闊,走上一小段就是深圳大學,綠樹成蔭,適合漫步,我每天都會走一下這段深大白石路,新鮮空氣,偶有書香,以及學子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我想若干年後我一定會深深懷念這段日子,就像如今會深深懷念曾經的每一個邂逅。

那天中飯過後,照例又上白石路,沒走多遠,被人叫住。哎呀呀,月刊王主編,還有海霞。驚喜、訝異、寒暄。他們早就在芒果網辦公,也常漫步白石路。邂逅驚喜,偶遇恨晚,王主編說,要有個儀式感,必須「點都德」。于是幾天之後的中午,我們坐到了附近A8音樂大廈四樓共享輕鬆愉快的午茶。點都德的午茶無可挑剔,就像我們的友誼。吃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無盡話題,精神盛宴。

吃人家嘴短,我一邊喝著皮蛋瘦肉粥一邊保證,對幾年來的疏懶立行立改,馬上給月刊寫篇東西,題目就「邂逅」吧。

(二)

又見木綿花開,景田北街姹紫嫣紅,你是人間三月天。

18年前一個周日百無聊賴後的閒逛,邂逅景田北,路過我目前居住的社區,驀然回首,斷定那就是我的家,它在生命的轉彎處,從此緣定終身,一住就是二九一十八。面對深圳翻著跟鬥的房價,真心後怕,居深這麼多年,如果沒有邂逅這套房,在深圳能否呆到今天都是個未知數。毫無疑問,住房決定著個人和家庭的幸福指數,對於闖蕩深圳的人來說,你不僅要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對的公司,最最關鍵的是你要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房。一套夢寐以求的房子,哪怕一個相對滿意的安身立命之所,都是你最美麗的邂逅。

社區已然老舊,沒想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周邊冒出四五個街心公園,向北至北環大道也不過兩三百米,居然漸次佈局了交通公園、寵物公園。寵物公園旁東西向的小街原本叫「花景道」,兩邊都是高大的木棉,路過花景道,偶爾會感覺「很日本」。最近發現改叫「景田北八街」了,不美,失落。木棉沒了,桃花正豔,一路芬芳。

公園裡幾條狗的雕塑惟妙惟肖,常有真寵邂逅假物,相映成趣,真假莫辨,想必這也是設計者的初衷吧。相似的花景,不同的今昔,歲月在更迭,生活仍沸騰。

當社區前面的景蜜社區公園撤去圍擋,亮瞎了。經過升級改造,完全敞開,草坪和跑道直接鋪到了街路,與周邊的四通八達無縫連接。迎著晨曦,或沐浴夕陽,滿公園運動或休閒的人們五光十色,充分展現了公園醒目位置的宣傳詞:活力景田,美好社區。


哦呵,這街心公園夠氣派夠奢侈, 居然鋪就了魔幻般的大草坪,除了跑道、運動廣場和樹木,全覆蓋,兩萬多平,爽歪歪。作為曾經的高爾夫業內人士,對草坪敏感而鍾愛,當我終於按耐不住,就于夜黑風高之時趁著人少之際,抓起三顆球,拎起一條58°短切杆,踱入公園操練起來。我當然要避開遊人,只能小玩兒不能大練,而且要特別注意不能鏟草皮,要杆杆精准不能出界。這恰恰是打高爾夫的要義,長杆在距離,短杆在精准,長短結合,短杆更重要。有多少標準杆,甚至負杆,都是靠一切一推收放自如來完成的。于是乎,沒有了主場的我,遠離了高爾夫的我,這個公園,這個公園裡大大小小的數塊草坪就成了我的天堂,美麗邂逅,天然場地,夢想天堂。我是多麼熱愛這草坪啊,有時候應酬很晚了回到家裡,很多人都進入夢鄉了,我仍要出門,以特有的方式跟這草坪親之近之, 獨享這份天賜的樂趣。

(三)

昨晚睡了一宿好覺,早早就醒了,開啟晨練模式, 早上光線好,切球可以更准,不擔心遊人,特別不擔心丟球,感覺好極了。一杆下去,聲音清脆,切到了甜蜜點, 好球。忽覺旁立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姐,詫異間,她不知從哪兒掏出一顆小白球:「這是你丟的球吧,幾天不見你了。」我的第一次晨練,就這樣邂逅了暖心一幕。當我連聲道謝的時候,大姐已經笑著遠去,留給我一個肅然起敬的背影。打球在場上丟球是常態,狀態不好時甚至成為「一袋球王」,晚上在公園小練,再注意也會丟。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姐卻放在了心上,難以想像她揣著這顆球等候了多少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還我小球大姐有愛。

在我的「專屬球場」,有很多有趣的邂逅,比如經常有狗狗來搶球,其中一位寵物的主人竟然是沙河高爾夫草坪總監郝總的好友。人生何處不相逢,尤其高球發燒友。還有一位4歲的小朋友,幫我撿球,跟我聊天,約好了次日再一起玩兒,至今再沒碰到他,估計是我失約在先,下次遇到他,我決定送他一顆小白球。另一位小姑娘,我送過她一顆,如獲至寶。還有深高專賣店的高手指點迷津幫我調整動作⋯⋯

在確保草坪無恙且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我仍會繼續練下去,找手感,練精准,仍會邂逅一個個驚喜亦或難忘的片段。這位等待多日,只為送回一顆小白球的大姐,我願把心底最深的虔敬送給她。真正感動我們的,有時無需大愛,只是小節。所有的人生和歷史都是由一連串的邂逅串成,無論是回眸一瞥還是擦肩而過,都是精彩邂逅。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一個遲知的噩耗,全國政協委員、同心俱樂部監事會副主席、香港先通投資集團董事長鄭旭先生,不幸于2月28日突然辭世,享年65歲。幾年前我曾和鄭總邂逅於一場香港協進會的高球活動,同組擊球,共進晚餐,我意外獲獎,鄭總給我頒獎。我們曾經相約再聚,卻因疫情未能成行,如今,斯人已逝,惟余音容笑貌讓朋友們緬懷和歎息。鄭總已完成和塵世的所有邂逅,駕鶴西去,生者自當珍惜當下,繼續邂逅每個日出日落,過好每一天,直至塵歸塵土歸土。因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場場無法逆轉的邂逅,所以:笑對寵辱始不驚,出世入世且從容。

[ 作者現供職於中旅( 深圳) 城市發展有限公司]

欢迎赐稿,来信请至ctsmagaz@ctg.cn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