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暢行,快樂無比
格根塔拉,蒙語即「明亮的草原」之意。它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四子王旗轄內, 距北京約560公里。剛剛從那裡歸來,草原之行收穫滿滿,至今仍有一種惜別之情在綿延。
8月初,從北京出發,沿京藏高速行駛了350公里,先抵達烏蘭察布市。
晨曦中的烏蘭察布是那樣的安靜,霸王河靜謐安祥,彌漫著的霧靄隨風慢慢飄搖散去,置身其中恍若仙境。旭日喚醒的鳥兒一群群地從河東飛往河西,給霞光中的人們帶來無盡的欣喜,兩岸植被鬱鬱蔥蔥,盡顯靜謐詳和之美,映入我們眼簾的景色清爽迷人。
白泉山風景區是烏蘭察布市的郊野公園,慢慢駕車自由行駛於起伏的山間小路。打開車窗,盡情吸吮天然氧吧中那沁人心脾的草香、松香。這裡不設卡,可任意穿行於山中的亭、閣、塔邊,行進與停留,完全從心出發。
圖2-4:格根塔拉的標誌很醒目、多彩的的風幡下心情也能平靜下來、馬自橫蹄向天嘯
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這裡因其地質構造奇特罕見,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烏蘭哈達火山是一個火山群,既有噴發的,也有沒噴發的,被譽為「火山博物館」。最大的一座火山是可以開車上去的,行進在火山群中,我們飽覽了大自然的神奇。噴發後的火山黑中透紅, 呲牙咧嘴的懸崖峭壁仿佛在述說它的破壞力曾有多麼震撼。近距離地欣賞著火山,在巍峨的火山面前人類顯得那麼渺小;可當你站在山頂環顧四周眺望遠方,看著與天際相連的茫茫草原時,你又會覺得這些火山也不過是大草原的點綴而已。
繼續奔弛在去格根塔拉草原的路上。路況好,撒著歡地跑,清爽的風吹拂著浩瀚的大草原,也吹到車窗內的我們,目及遠方心曠神怡。看到散佈在原野上吃草悠閒的牛兒羊兒時,我們不禁要停下來,走近牠們,開心地撫摸著牠們,靜靜觀看牠們吃草,嬉戲。此時此刻,才會真正感受到融入於大自然中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熱情的當地牧人,向我們介紹這裡的風貌與我們合影留念,在他們的配合下我拍到了好多草原的秀美風光。
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已近格根塔拉。平坦的公路上橫跨著一座草原地標性建築,高大厚重氣派,顯然這是一座充滿豪氣的「迎賓大牌樓」,這兒就是「格根塔拉」了。
高遠寧靜的感覺
駛進格根塔拉,放眼望去,路的右邊出現了連成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漂亮蒙古包式建築,一直延展開去,仿佛連到了草原的盡頭。景區大門外,一座雄偉高大古色古香且有著漂亮雕塑的公路過街橋再一次震憾到了我們,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受到景區的品質與品位。據說,中國旅遊集團旗下的天創公司在3、4年前,參與到景區的再設計、再規劃、再建設中。由於有了他們的高水平介入,僅僅幾年功夫這個老景區就發生了巨大變化,舊貌換新顏。
一到這裡,就忘記城市的喧鬧和酷暑。1200平方米寬敞的遊客中心,讓遊客感受到便利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家一樣的關懷和溫暖。餐廳、會議室、超市、餐飲戶外夜市一應俱全。
8月的格根塔拉草原,藍藍的天上,飄過朵朵白雲,時而如仙女散花,時而如海市蜃樓,猶如把蒙古包掛在天空,在碧綠的草原映襯下格外明亮。這個季節天氣說變就變,突然大雨傾盆,轉瞬又雲飄霧散朗晴白日了。白天有白天的景致,夜晚有夜晚的迷人。我不甘心只拍白天的美景,夜晚又去拍草原的星空。我的辛勤得到了大自然的饋贈,我拍下了藍天白雲下的草原、朦朧雨中油畫般的草原;更有遼闊夜空中閃耀的銀河。
身懷絕技的蒙古騎士,他們的表演令人眼花繚亂
格根塔拉如今不愧「明亮草原」之稱。這裡是那達慕大會舉辦地,還是今年全國飛行大賽的舉辦地。這裡有舉世矚目的「神舟」載人飛船著陸點和電視劇《國家孩子》實景拍攝地。景區為遊人安排了多項極具民族特色的休閒娛樂活動,有篝火晚會、蒙古族的歌舞表演、戶外燒烤、賽馬、摔跤、馬術表演、騎馬、射箭、草上飛車、滑翔機, 還有乘坐穿行草原的小火車參觀敖包等,讓遊客們盡享草原之樂。
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蒙古族小夥子的馬術表演。藍天白雲下,只見那年輕的騎士們個個身懷絕技,駕馭著彪悍的蒙古馬一會兒「空翻倒立」,一會兒「鐙裡藏身」,一會兒「撿哈達」,一會兒「馬上疊羅漢」,眼花繚亂,令人叫絕。一個小夥子騎著白色駿馬飛奔的英姿,勾起我41年前的回憶。1979年的7月,那時我在部隊文工團,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前我們趕到內蒙, 沿著中蒙邊境慰問邊防官兵。邊防戰士騎著戰馬手握鋼槍的英姿讓我很是羡慕。演出後,我也騎著連隊的戰馬在大草原上跑上幾圈,連長同意我跟著戰士們一塊巡邏,隨團攝影記者還為我拍下了一張騎著白馬跨著槍的珍貴照片。此時此刻,我真想再騎一次白馬,再照一張像。那個騎白馬的蒙古族小夥子爽快地答應了,並扶我上馬。當我跨上白馬的時候,仿佛又回到了41年前那青春歲月,瞬間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感慨萬千。這也算是我行程中的又一個驚喜吧。
格根塔拉,可以感受晴空、夜空、大地、草原的明亮,是一個可以照亮心扉的地方,一個來過就忘不了的地方!
(作者為集團北京工作部退休員工,現居於北京)
夜色中的草原繁星點點,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