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戰疫,五方聯動新路子見奇效
文/圖:香港 蔡琳娜


集團掛職黎平縣副縣長張萬廣

2月28日中午,30多噸還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蔬菜陸續出現在抗疫一線的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武漢漢陽醫院、黃石有色醫院、黃石煤炭局醫院等四家醫院門口。醫院後勤接收人員打開附有泡沫箱和冰袋的包裝箱, 看到了鮮嫩的西藍花、蘿蔔、木耳等蔬菜, 連聲讚歎「多新鮮的蔬菜啊!是空運過來的吧!」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30多噸菜在二十幾個小時前還在距離1000多公里的貴州黎平縣的農地裡⋯⋯ 

五方聯動開啟「扶貧+抗疫」新模式

貴州黎平縣是中國旅遊集團定點扶貧縣。日前,集團選派到黎平縣掛職的張萬廣副縣長, 收到了一條簡短的微信:「德順西蘭花,每天都有兩萬斤以上的量在採收!疫情防控的艱難時期,四處尋找框子、車子、市場,希望能儘快變成票子!」德順鄉西蘭花產業是全縣2019年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扶持產業,利益連接帶動全鄉839戶貧困戶。去年村民們種下的300 畝西蘭花迎來了大豐收,地裡的蔬菜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但受疫情影響,本該是群眾「致富花」的西蘭花成了「發愁花」。望著田間地頭飽滿脆嫩的西蘭花,聽著壩區裡種植戶一聲聲的哀歎,想到合作社839戶貧困戶,張萬廣再也坐不住了,第一時間向集團發出求助信號。


圖:集團掛職黎平副縣長張萬廣與黎平縣德順鄉鄉長康中菊商量應對策略;武漢市漢陽醫院正在接收蔬菜;黃石有色醫院正在接收蔬菜

收到信息後,集團立即決定伸出援手,積極利用自身優勢資源,與湖北省民生保供重點企業「本來生活網」、招商局物流公益運輸平臺「災急送」合作,結合目前武漢疫情情況,計劃從農戶手上購買蔬菜,然後捐獻給武漢醫護人員。從多方溝通,到明確具體方案,僅僅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場涉及「幫扶機構+電商+當地政府+合作社+農民」五方聯動的「扶貧+抗疫」新模式從設想變成了現實。所採購的農產品全部用於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既能夠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武漢人民吃上新鮮蔬菜,又能讓黎平當地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多裝點,不能讓車白跑

時間從2月28日撥回到2月27日淩晨3點18 分,在距離武漢1000多公里的貴州黎平冷庫裡,40多個人還在通宵奮戰,把剛從地頭採摘下來的新鮮蔬菜打包裝箱。戴著防護口罩連續不休的搬運,大家汗如雨下,但知道物資是運往武漢一線的,大家都希望能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他們的力量,都把自己當作一名抗擊疫情的戰士,埋頭苦幹,無怨無悔。費盡周折,原先計劃裝2輛車,最後聯繫上3輛。黎平縣德順鄉鄉長康中菊望著一筐筐的蔬菜,激動地說到, 「我們不是單純地把蔬菜銷售出去,一聽到是送往武漢醫院,突然覺得能夠為武漢做點事情了, 肩上更多了一份使命感。」中國旅遊集團與其他方協商以後,大家心照不宣:「別讓車空著,裝最好的菜,把車全部裝滿。」

從未謀面,卻像故交

27日淩晨的裝貨、運輸,只是這場愛心接力中的一環,背後支撐整個接力賽的是中國旅遊集團、本來生活網、招商局物流「災急送」專線、黎平縣政府、合作社以及農戶這五方面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這之前大家從未謀面,但是在這次捐贈中卻又仿佛故交。結束的那一刻,好想擁抱他們每一個人。」集團掛職貴州黎平縣副縣長張萬廣說: 「採購農產品用于保障武漢醫護人員,這是我們央企的職責,也助推黎平縣的產業快速發展,早日打贏扶貧攻堅戰。」

產品的順利銷售極大減輕了因疫情防控引起的產品滯銷,最大程度降低了合作社的損失, 鞏固了脫貧成效,839戶農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看到農戶臉上洋溢的笑臉,張萬廣心裡的巨石總算落地了,安心又暖心,臉上也樂開了花, 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扶貧抗疫的故事還在繼續⋯⋯,經過此次捐贈蔬菜、千里馳援、支援抗疫的五方合作,在中國旅遊集團的牽線下,黎平縣與本來生活網建立了長期聯繫,將展開更深入的產銷對接,拓展銷售渠道。在中國旅遊集團的感召下,社會愛心人士無償捐贈資金,第二批愛心蔬菜于3月2日裝車始發,星夜兼程地運往武漢人民的餐桌。據悉,黎平縣向湖北省各縣市配送蔬菜六車60餘噸,還不斷有愛心人士加入到戰役保供、助農扶貧公益事業中來。

( 作者現供職于集團社群部)

欢迎赐稿,来信请至ctsmagaz@ctg.cn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