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困惑,大部分讀過的書都會忘掉,那閱讀的意義何在?直到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答案。
小的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大部分已經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成為了我現在的骨和肉。而那些讀過的書,終有一天也會融入你的氣質和風骨,在舉手投足之間隱隱散發魅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滿腹詩書氣自華,而《紅樓夢》就是這樣一部一直在滋養我精神的寶書。
從小到大我一直在讀《紅樓夢》,通讀過,重溫過,陸陸續續地一次次品味部分篇章。每看一遍,我就更加崇敬曹雪芹。他筆下的女子各具風韻,最突出的也最為人所知的一定是王熙鳳了,賈璉的妻子、王夫人的內侄女。她在賈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幹, 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賈府的實際施政者,她高踞在榮府幾百口人的總理寶座上,有著八面玲瓏之威,思維敏捷,口才了得,卻又有些心狠手辣、笑裡藏刀,是一位有計謀的管家奶奶,但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她的判詞中這麼形容她,「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其中凡鳥是「鳳」字, 應對了王熙鳳的名字,「末世」指賈府大勢將盡。王熙鳳在紅樓夢中有一種支柱作用,一種藝術結構上的聚焦、輻射作用,曹雪芹除了寫出這一重要人物的成長、顯赫,也安排了她的消殞過程。
其實要說喜歡,我更喜歡探春這個奇女子。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賈政與奴婢出身的趙姨娘所生的女兒。判詞中是這麼形容她的,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雲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她工詩善書,趣味高雅,曾發起建立海棠詩社,是大觀園的一位大才女。她關心家國,不像其他賈府的姐妹不問世事。在家族沒落時,探春也試圖去挽救,不像惜春棄世後落得獨臥青燈古佛旁的結局,可以說她是一位不輕易放棄的女子。雖說最後她的命運融入海疆勘亂這條朝政主線,遠嫁異域,但我仍然佩服她在那個舊時代就敢於和命運抗爭的無畏精神。
探春和王熙鳳僅僅是紅樓夢這本龐大巨著中的兩個渺小人物,但卻令我思之念之。也許我們不同人讀《紅樓夢》的感受會有差異,但不要緊,你一定會找到一個你心儀的偶像,因為曹雪芹實際上給我們創造的這些文學形象是無數女子的縮影。
讀《紅樓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最需要的還是你的靈魂需求,一百個讀《紅樓夢》的理由總有一款適合你。
我的小學老師送給我一句話,一直砥礪我前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觀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些話用於讀書很適合。我相信讀書不會帶來突然的好運,幫我立刻走上人生巔峰,但它會融進我的骨子裡,在潛移默化中豐盈我的靈魂,改變我的生活方式,讓我成為一個干淨通透,富有魅力的人。讀《紅樓夢》吧,它一定會打動你,就像它一次次地打動我,我想我這一生都會不斷地重讀《紅樓夢》,因為它像寶藏一樣常讀常新。
( 作者現供職于威海中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