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很多人的愛物,在人們生活中佔據了重要位置。但往往也被與垃圾食品畫等號,「零食沒營養,很多添加劑,不健康⋯⋯」難道零食真的不能吃了?怎樣吃零食才健康呢?
一、零食有哪些種類?
零食是指「非正餐時間所吃的所有固體或液體食物(不包括水)」。常見的十種零食有糖果類、海產品及肉蛋類、穀類、豆類及豆製品類、蔬菜水果類、奶及乳製品類、堅果類、薯類、飲料類、冷飲類。
上述十種零食按可食用頻率分為3類:① 可經常食用類,如純鮮牛奶、優酪乳、蔬果類、蒸土豆泥、烤紅薯、新鮮蔬菜瓜果榨出的汁、花生米、核桃仁、瓜子、松子、煮玉米、無糖或低糖燕麥片、全麥餅乾、豆漿、水煮蛋等;②適當食用類,如乳酪、奶片、巧克力、加工的果蔬幹、地瓜幹、乳酸飲料、蛋糕、鹵豆干、牛肉幹、松花蛋、火腿腸、肉脯、鹵蛋等;③限制食用類,如煉乳、棉花糖、奶糖、水果糖、醃制水果、炸薯片、碳酸飲料、琥珀核桃仁、魚皮花生、鹽焗腰果、膨化食品、速食麵、奶油蛋糕、炸雞塊、速食食品等。
二、吃零食有哪些好處?
無節制地吃零食確實會產生如營養過剩、肥胖症、胃腸功能紊亂等副作用,但零食也是合理膳食的組成部分,只要把握好品種的選擇、進食量及進食時間,零食對促進健康是有益的。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吃零食不僅能補充人體營養素,而且能產生一種難以替代的慰籍感,有利於減輕內心焦慮和緊張,減輕壓力。另外,對於老年人、孕婦以及糖尿病和胃腸系統疾病患者等一些特殊人群,吃零食對維持身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三、如何合理地吃零食?
首先,選擇好的零食,指新鮮天然、加工較少、易消化和低脂、低鹽、低糖的零食。這六類是好零食:①乳製品,如純鮮牛奶;② 新鮮蔬菜水果;③原味堅果;④每天一個煮雞蛋;⑤豆製品,如原味豆漿、豆干;⑥低脂高纖維的穀薯類,像全麥麵包、蒸紅薯、煮玉米。
其次,儘量少吃的零食:①含乳飲料,含較多水、甜味劑、果味劑等,常喝增加肥胖風險;②蔬果汁,會丟失較多的營養素如膳食纖維,果糖含量過高,不少額外添加了糖,易使人便秘、影響血糖水平;③鹽焗和糖浸堅果, 增加齲齒和慢性病風險;④鹵製品,較多鹽加重腎臟負擔,含有的亞硝酸鹽可誘發胃癌、肝癌等疾病;⑤薰制品,易產生致癌物苯並芘; ⑥炸薯條薯片,能量高,易產生致癌物質。
最後,零食吃法要注意兩點:①把握好進食時間。在兩正餐之間,正餐前2小時吃少量零食,補充營養攝取的不足,還能防止正餐吃得過多。②控制進食量。適量進食零食,不要代替正餐,吃了零食要適量減少主食量才能保證攝入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