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之問,破解難題
中國旅遊集團的發展歷史,也是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縮影。中國旅遊集團彙聚了中國港中旅、中國國旅、中國中旅、中國免稅、中國旅貿等5家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旅遊央企及眾多知名旅遊品牌,擁有優秀的旅遊人才,擁有深厚的旅遊歷史積澱,是中管企業中唯一一家旅遊央企。無論從行業地位還是業務規模,都可以稱之為中國旅遊企業的領頭羊。
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人們也關注到一些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已經成為嚴重掣肘,如戰略實施尚不到位、旅遊主業尚未做強做優做大、創新發展滯後於市場發展趨勢、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企業文化有待提升等。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旅遊行業日益凸顯。同時,各類資本大鱷爭先進入搶佔市場份額, 旅遊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而此時的中國旅遊集團也正處在爬坡過坎、提擋加速的轉型期和跨越發展階段。在新的產業格局中,如何確定發展之路?在新的競爭格局中,如何確定立身之基?中國旅遊集團,該如何走向未來?
「要使國有企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樑, 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遊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和旅遊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和論述從戰略全局高度對國有企業和旅遊發展做出了重要論斷,同時也為中國旅遊集團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謀定後動,蹄疾步穩
中國旅遊集團在2018年新春獻詞中描繪了未來發展宏圖。「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積極貢獻者、實現國家旅遊強國戰略的主力軍、旅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領者、遊客全球旅行的系統服務商』為宗旨,堅持『調結構、促轉型、轉方式』的工作主線,銳意改革創新,聚焦跨越發展,勇擔央企責任,努力把中國旅遊集團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
宏圖繪就,萬象待新。2018年2月,中國旅遊集團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集團的願景,將立志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黨的十九大對國有資本的重大部署,也是國有企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應有的政治擔當。
何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 「全球」,只是中國旅遊業規模第一還遠遠不夠, 要全球化運營、全球化競爭和全球化影響力。「一流」,要有一流的價值取向,要有一流的綜合績效, 要有一流的市場競爭能力,要有一流的公眾形象和社會影響力。「旅遊」,只有旅遊業務做到世界一流, 集團才是世界一流。
在集團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中旅人一步一個腳印朝著夢想大步前行。針對戰略短板,重點在戰略目標、戰略維度、戰略路徑、戰略執行能力上形成核心競爭能力;針對主業做強,重點提升資源配置能力、資本、資產、經營的整合能力、盈利能力,找准細分市場領域形成不可複製的競爭力;針對治理結構,重點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針對人才短板,重點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加強團隊建設,營造務實高效的幹事創業環境。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擁抱新時代,把握大變局。中國旅遊集團邁出的嶄新而有力的步伐,註定是一場有益實踐和深刻變革。
向高處攀登,向遠方馳騁。2018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國旅遊集團努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抓經營、增效益,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明方向、優戰略,聚焦旅遊主業發展;深改革、推整合,為加快發展蓄勢儲能;嚴整改、擔責任,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樹正氣、正導向,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黨建、促發展,推動党的建設與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各項工作呈現出新局面、新氣象。聚焦旅遊主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戰略引領,推動做強做優做大;堅持融合發展,發揮產業鏈優勢;堅持以市場為中心,推動創新發展;堅持深改、快改,突破集團發展瓶頸;堅持開放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堅持人才強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堅持文化興企,提升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堅持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不放鬆,為集團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党的建設。每一步,都需精心佈局、運籌帷幄。每一步,都需謀定後動、蹄疾步穩。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中國旅遊集團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穿越險灘,動真碰硬,努力打造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央企新標杆,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