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增長趨緩但旅遊經濟穩步上漲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共同發佈的《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9)》顯示了七個主要特點:一是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趨緩,但旅遊經濟穩步上漲。二是全球五大區域旅遊發展漸趨明顯,亞洲增長、歐洲下滑。三是亞太旅遊投資規模、增速均列各大洲前茅。四是創新性提出「T20」國家概念,T20國家創造全球旅遊八成收益。五是支付手段變革助推旅遊消費升級。城市仍是入境旅遊者的主要目的地,95%的國際城市來自於亞太、歐洲和美洲;六是以虛擬技術、全產業鏈合作等為代表的6大營銷創新打造旅遊新體驗。七是城市仍是入境旅遊者的主要目的地。
「全球最聰明國家和地區」榜單中國排第三
英國VucherCloud網站編制了一份「全球最聰明的國家和地區」榜單。排名基於諾貝爾得獎者人數、目前的平均智商以及「教育水平」三大因素。亞洲和歐洲在排行榜中占主導地位,日本排在榜單首位,這是因為該國在三項指標的排名中都很靠前,學生成績排在第五,諾貝爾得獎者人數和目前的平均智商都排在第六。中國在榜單上排名第三,主要是由於民眾智力水平較高,平均智商水平為105.8,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107.1)。美國在榜單中位列第四,這主要得益於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全球第一,達368人。
全球10大消費趨勢發佈
全球市場調研公司Euromonitor發佈的2019年全球10大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隨著購買力的提高,賦權消費者正在推動品牌接受其價值觀。消費者拒絕批量生產和普通產品,並傾向於簡化和質量更好的產品,具有隱含品味和個性。年長的消費者希望感受到並被視為更年輕。「孤獨生活」成為潮流,到2030年,單身家庭的數量將增加約1.2億。
移動支付總指數前十強城市出爐
《中國移動支付發展報告(2019)》顯示, 2018年,移動支付總指數前十強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北京、武漢、重慶、天津、深圳、廣州、溫州、南京。報告指出,我國移動支付發展水平呈現東高西低的階梯狀分佈,一線城市領跑態勢明顯,移動支付十強城市集中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區域內。在商業消費的帶動下,其他城市發展勢頭強勁,有較大提升空間。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 D P達到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這個增幅與2018年四季度持平,實現了平穩開局。固定資產投資一季度穩步回升,同比增長6.3%, 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比1-2月回升3.2個百分點,投資小幅回升,消費也略有加快,進出口中,特別是3月出口當月回升超過20%,明顯好於預期。投資中,服務業投資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快於投資平均增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57.3%。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9%,與歷史同期相比,為2013年以來的次高點。
中國主要城市「青和力」排名上海居首
第三方調查機構「DT財經·城數」日前發佈了《2019中國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報告》結果。「DT 財經·城數」相關人士解釋,「青和力」,是指一座城市吸引年輕人的能力。「青和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漢、南京、蘇州、重慶。報告認為,上海在全國各主要城市中,「鮮活力」最強。相關人士表示,城市的鮮活指數高,不僅意味著年輕人更容易過上便捷的生活,還意味著當地政策與環境對新事物的接收度更高、新商業力量的滲透意願更強,這也是未來持續創新的保障。
夜間旅遊市場需求旺盛
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系列研究成果發佈會」在京舉辦,會上發佈了8項研究成果。其中,《夜間旅遊市場數據報告2019》提出,以結伴出遊、家庭親子出遊為消費主體的夜間旅遊市場需求旺盛,但受安全、交通、產品等條件制約,夜間旅遊產品在品類、質量、投資力度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美團點評和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2018夜間餐飲消費大數據報告》指出,7月、8月、12月是夜間餐飲的高峰消費月份,18:00至21:00是高頻消費時。
66.7%的企業員工預訂酒店時最看重酒店的交通便利
攜程商旅與艾瑞諮詢聯合發佈的《2019年中國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數據顯示,對於商務出行來說,酒店周圍交通、衛生、口碑是商旅人士預訂酒店時最為看重的因素。根據調研數據,有66.7%的企業員工預訂酒店時最看重酒店的交通是否方便;其次為酒店的衛生環境以及口碑評價。此外,商旅人群對酒店價格敏感度低,看重酒店的折扣額度的商旅人士僅占比27.1%。總體來說,選擇入住中高端酒店的商旅人士占比達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