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考察山東萬華煙臺工業園時指出:國企一定要改革 抱殘守缺不行(圖:新華社)
【1個目標】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6個力量】
2016年10月10日,在全國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要「使國企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抱殘守缺不行】
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到山東煙臺考察工業園時指出:「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既定的目標奮勇直前。」
【3個有利於】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2015年7月中旬,習近平在吉林考察時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2個一以貫之】
2016年10月10日,在全國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堅持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党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5個能力】
在2016年7月4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 習近平關於「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論述,為廣大國企國資工作者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通過深化改革、優化調整、創新發展,國有企業逐步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國有資產規模實力穩步提升,國有資本佈局結構逐步完善,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
【工匠精神】
2016年12月14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引導企業突出主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個並】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分類指導,完善企業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依法行使內部薪酬分配權,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並舉、效率和公平並重,既符合市場一般規律又體現國有企業特點的分配機制。」
【創新】
2015年7月,習近平在吉林考察工作時指出:「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必須抓好創新、質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掌握主動。」
【3個排頭兵】
2017年4月20日,習近平在廣西南寧考察當地的國有企業時提出:「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
【國企領導人20字要求】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党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
【3個區分開來】
2016年1月18日,在2016年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指出:「要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幹部。
中國旅遊集團先後召開了集團和下屬板塊業務重組整合三個動員會,以此為標誌,全面啟動集團深化改革和重組整合工作
【3個能】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按市場規律對經理層
進行管理,立下軍令狀,明確責權利,幹得好就激勵,幹得不好就調整,暢通『下』的渠道,實現職
務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扶貧】
2015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的中央企業,要把幫扶作為政治責任,不能有絲毫含糊。」
【4個意識】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增強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黨的號召堅決響應,黨的要求堅決落實,黨提倡的堅決擁護,黨反對的堅決杜絕,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3個性】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企業家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和各級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主力軍和先行者】
2017年3月,習近平參加全國人大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繁重。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模範執行各項改革決策,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和先行者。」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模範執行各項改革決策,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和先行者
【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
2016年7月4日,習近平對全國國企改革座談會做出重要指示:「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浴火重生】
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
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思改革,確實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要擔當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在推動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