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
2018年6月13日,正在山東考察的習近平來到萬華煙台工業園。得知企業走出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直至自主創造的道路, 技術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行業領軍者,習近平十分高興。他說,回顧你們這個歷程,一路走得很好,雖然是一個艱辛創業之路,但是很成功。之所以取得成功,我的一個體會就是走了自主創新之路。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就要有這麼一股勁兒,正像屈原講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既定的目標奮勇直前。
給人印象深的是「抱殘守缺不行」一句話。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出處來自漢代劉歆的《移書讓太常博士書》:「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 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抱殘守缺原本比喻泥古守舊。今多比喻思想保守,守著老一套,不求上進,不肯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常常放在一起用的。不過,墨守成規多少含有客觀上不明所以的態度,而固步自封及抱殘守缺都是主觀上已經知道自己落後卻還是拒絕承認新事物的正確性。在改革中抱殘守缺的表現往往是「守、呆、待、怠、殆」。而抱殘守缺的反義詞是革故鼎新,是改革創新。
回首40年歷程,中國的國企改革何時輕鬆過?哪個改革不是憑著「這麼一股勁兒」?與過去不同的是,當年「摸著石頭」搞改革,是因為對一些重大問題還沒看清看透,而今天亟待推進的多項改革,對其目標和路徑都已明確。在這個時候,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這麼一股勁兒」, 就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