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女兒剛剛赴海外求學,妻子應邀去玉淵潭公園參加中秋音樂沙龍,留下我孤單一人,決定也去玉淵潭,邊賞月邊攝影,沒想到過得別有一番情趣,至今還沉浸其中……
玉淵潭公園離家很近,我是這裡的常客。走進公園,我習慣性地來到了中堤橋西側的荷塘邊,得意地選好了拍攝點,既能照荷花、又能拍小野鴨、鴛鴦,甚至麻雀什麼的,從湖的東側向西還能拍水中倒影的中央電視塔。此刻正值黃昏,偏西的斜陽照得水面上泛起燦燦金光,野鴨們仿佛也知道今天過節,比以往活潑歡快得多, 嘻戲、下潛、追逐、昂首舞翅、水花四濺。我不失時機地抓拍到了這些精彩瞬間。觸景生情,突然萌發了詩意,在這裡斗膽曬出來貽笑大方—— 「恬靜怡人醉荷塘,瀲灩秋水溢花香。碧綠蓮蓬藏雀影,鴨歡鴛鬧舞清涼!」
比起北京的皇家園林,玉淵潭公園雖然少了些豪華和皇家氣派,但十分自然、親民,是附近居民休閒娛樂晨練健身的好去處。公園裡裝飾一新,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彩旗彩燈交相輝映。構成公園主體的西湖、東湖,婉若少女般含情脈脈的兩隻靚眼,在中堤橋那俏皮的鼻樑映襯下,越發楚楚動人。人很多,有相互攙扶著的老夫婦; 有頂著「熊孩子」的小夫婦;有推著輪椅扶老攜幼的一家三代; 還有一群群小青年嘻戲玩耍打鬧取樂的,呈現出一派喜慶祥和氣氛。
天色漸暗,湖光、塔影、大紅燈籠,在串串彩燈的映襯下讓人如遊仙境,心情十分愉悅,我端著相機繞西湖由東到西轉了一大圈,一路拍到了大黃鴨遊船碼頭再過中堤橋。此刻,一輪明月正半懸夜空,湖面上水中倒影搖曳多姿,橋洞裡反射著靜謐的銀光。我正要按下快門,驀然間,不遠燈火闌珊處隱隱傳來了悅耳的絃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原來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知漁榭,正是妻子參加中秋音樂沙龍的活動地。伴著樂音, 我愉快地按下了快門,一幅得意之作《月色中堤橋》誕生了。此時,那邊又一首樂曲《銀色的月光下》俏然響起,我快步如飛地趕向演出地, 悄悄地為妻子拍下了一幅生動的照片。月光下她是那麼恬靜自如地拉著琴,流淌出來的優美旋律穿透了我的心房,這幅照片就是我送給她最好的中秋禮物!我帶著喜悅的心情又自拍一張,來到亮處把照片發送到微信朋友圈,讓妻和她的琴友及遠在海外的女兒在第一時間看到。很快,我的手機不停地響,朋友們的反饋來了,女兒的問候視頻也來了,讓我應接不暇,有這麼多人正在跟我一塊過中秋夜,愉悅的心情真是無法 形容。
往回走時,我又走向了中堤橋那俏皮的鼻樑,東湖、西湖這兩隻靚眼,左邊映射著明亮的月光,銀光閃閃;右邊倒映著閃爍霓虹燈的排排高樓和中央電視臺塔影,亮麗多彩。湖岸兩邊聚攏著三三兩兩的人群,手機螢幕的亮光如螢火蟲般映照出圍坐著的一群群青年人,他們品酒賞月,歡聲笑語回蕩在靜靜的夜空中。
時代的發展真是太快,科技的進步更是太快,人們的生活方式正發生著顛覆性的變化和快樂。時空已經不能阻礙人們的交往和團聚,這一幕幕令人回味的體驗讓我感慨:月圓中秋夜,不能團聚也能團圓啊!
( 作者現供職于集團北京工作部)
後記
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玉淵潭
說她是蹣跚學步的醜小鴨,那是因為之前,這裡就一直沒個準確定位,先是叫八一湖,後又叫宋慶齡兒童科學公園籌建處;彼時歸水利局管,此時又歸園林局管,1988年底才正式確定為玉淵潭公園。叫八一湖時,我還曾經到這裡游過泳。上世紀90年代公園開始大規模整理山水,陸續從東北、山東等省引進了名貴品種, 大量栽種樹木。公園栽植的櫻花,最早是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的180株大山櫻花樹苗,從此,這裡逐步建成了櫻花園。同時,又相繼建起了留春園、中山島、引水湖、遠香園等姿態各異、季相豐富的景點景觀,讓人們四季入園盡享其樂、流連忘返。每年春季櫻花節期間,這裡熙熙攘攘,20多個品種的2000多株櫻花競相開放, 繁花似錦。東、西兩湖波光粼粼,遊船如織,人們笑著、鬧著、照著,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和賞心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