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店基於龐大的出入境客流及其帶來的巨量消費需求,一直以來是國際品牌的重要展示舞臺和銷售渠道。在免稅店裡, 消費者除了可以見到公認的國際知名品牌外,還可以購買到當地國家和地區的國產名特優品牌。本文研究了部分國家和地區免稅店銷售國產商品的情況,旨在借鑒如何利用免稅渠道推廣我國國產商品和品牌。
國際上免稅店銷售國產商品的監管模式
(一)國產商品出口報關含稅進入免稅店保稅倉庫,銷售後辦理退稅
此種模式為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免稅店銷售國產商品時所採用。比如,泰國免稅店可同時展示和銷售進口和國有含稅產品。國有產品與進口免稅商品共同在保稅倉庫儲存管理,國內外國際旅客均可在出、入境免稅店購買包括煙酒在內的國有產品,由免稅店運營商統一辦理退稅。而市內免稅店的情況比較特殊,本國居民和出境旅客均可以購買國有產品,不同的是出境旅客可以免稅購買,本國居民只可以含稅 購買。
(二)國產商品由政府授權直接免稅銷售
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免稅店實行此種方式。比如,在我國臺灣地區,包括煙酒在內的臺灣名特優商品供應商先向政府提出免稅銷售申請, 在獲得政府批准後供應商與免稅運營商按免稅價格和協定供貨量簽訂供銷合同,並向監管海關備案並錄入監管系統。在銷售階段,由供應商直接向免稅店發貨進店銷售(不必入保稅倉庫),商品銷售價格和銷量必須與海關的監管系統的備案記錄和供銷合同匹配,海關根據監管系統記錄和實際銷售量進行定期核查。此外,由於臺灣對於煙酒以外的國有產品的稅收很低(一般為營業稅5%),部分臺灣自有產品以有稅價格直接在免稅店銷售。
(三)中免公司免稅店銷售國產商品的監管模式較為多樣
中免公司免稅店銷售國產品的監管方式較為多樣,一是由供應商報關免稅出口到香港的港中免,再由港中免進行轉口報關到海關專用免稅店監管倉庫,由海關專用監管倉庫配送到各口岸免稅店,比如中華煙、茅臺酒;二是一般貿易出口到香港退稅後,再從港中免進行報關到海關專用免稅店監管倉庫,由海關專用監管倉庫配送到免稅店;三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免稅店經營國產品試行退稅政策的復函》(國辦函[1996]58號)及近日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的新政, 中免公司統一以含稅價向生產產家採購國產品後發貨到各出境免稅店,我司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核銷證明的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退稅。
韓國利用免稅渠道成功推廣韓國產商品和品牌
韓國免稅店定義為具備免除以消費為目的外國商品進口關稅及國產商品相關稅費資格的特定場所。韓國注重促進免稅店擴大國有品牌產品銷售,著力加大國產品牌宣傳推廣,提高知名度。同時擴大國產商品免稅銷售範圍,將遊客喜愛的、有競爭力的優質國產商品尤其是中小企業特色品牌更多地引入免稅店。
而且,韓國政府規定免稅商店必須增設商店總面積的1/5以上或330平方米以上的國產銷售區,陳列及銷售國產商品,讓韓國品牌和國際品牌同台展示競爭,吸引遊客購買。據韓國關稅廳國政監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 2017年1-8月韓國免稅店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是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後」,銷售額達到3650億2600萬韓元(約21.36億人民幣),緊跟其後的是銷售額3649億4700萬韓元的雪花秀,時尚品牌愛馬仕以2159億800萬(約12.64 億人民幣)韓元排名第三。韓國免稅店中賣得最好的名牌產品由2013年的服裝變成2017 年的化妝品。2014年為止,韓國免稅店銷售第一一直是路易威登,2015年開始到今年連續三年,雪花秀一直位列前兩名。韓國化妝品品牌利用免稅渠道支持而崛起的成功案例,值得我國免稅政策制定部門和免稅運營商參考和 借鑒。
支持免稅店經營國產商品在我國具有重要意義
(一)助力打造我國自主品牌的重要 渠道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產自主品牌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強調打造中國知名自主品牌。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凝聚品牌發展社會共識。品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升級的方向,也是企業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參照韓國等國家關於自主品牌推廣的成功經驗,免稅店是助力打造國產自主品牌的重要渠道,可以給國產精品提供與國際知名品牌同台展示競爭的機會,既能滿足遊客一站式的購物需求,又能打響本國品牌和本地區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培育潛在市場,讓免稅店成為國貨精品的「展示台」。
(二)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的重要途徑
出入境免稅店均處於國家口岸要地,是品牌展示和銷售渠道,是國際奢侈品品牌商的必爭之地,也是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國產精品進入免稅店,不僅能大大提升「中國製造」的品牌形象,也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
(三)解決我國免稅業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徑
免稅商品是指免征關稅、進口環節稅的進口商品和實行退(免)稅(增值稅、消費稅)進入免稅店銷售的國產商品。30多年來,我國免稅市場一方面缺少國產品(煙、酒除外),另一方面除大型零售免稅店外,經營品類一直是以煙、酒為主,商品結構極不平衡。國產精品應為免稅店的重要經營內容,國產精品受到消費者認可,將強化免稅企業在資源配置、產品定價方面的自主權,而國產精品也需要通過免稅渠道不斷拓展市場,打造國際 品牌。
隨著製造業升級和自有商品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品牌建設和發展迎來契機,對國產商品進入免稅店銷售給予鼓勵和更多政策傾斜, 將有效推動我國免稅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探索出通過免稅渠道打造我國國產精品的新途徑。
( 作者現供職于中免集團退稅業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