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橋
文:本刊整理


讀267期月刊專題《90年中旅傳奇》,仿佛讓我們重回到歷史的現場,感受集團風雨兼程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如讀《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上篆刻的中旅社》一文,認識到中國旅行社在中國發展傳奇畫卷中留下的厚重一筆。正如文章說的,歷史賦予了這家企業特殊的使命,使其成為中國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開道尖兵。它創造了數個「第一」: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具規模的儲蓄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具有全國分社網絡的中國旅行社;發行了中國第一張旅行社支票和第一本旅遊雜誌;創辦招待所,成為中國旅遊飯店的雛形……還有如《走訪札記:百年風雲之中旅》一文,讀來也是親切感人,既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集團的歷史往事,同時還能生發一種使命感和歸屬感。我會將這期月刊當做收藏版,好好品讀和學習。期待月刊越辦越精彩,我們也會一直陪伴你們的左右。 (南京維景國際 孫偉)
月刊編輯部:謝謝您的分享,我們會繼續努力。

267期月刊不僅吸引讀者的眼球,且同事間也是紛紛傳閱,讓我們對集團的了解更多,認識更深。其中《專訪:中國旅遊集團90 週年 LOGO 是如何誕生的?》一文,讓我們了解到品牌建設背後的細節,展現的故事畫面也更加立體賦有層次感。在我心裡,月刊將企業經營思路及時上傳下達,讓公司員工都能瞭解公司的發展動向及思路,并樹立企業內部品牌形象。同意有同事提到的,通過月刊使集團員工產生更好的凝聚力,讓企業精神充滿魅力,引人追隨,具有其他資料檔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希望月刊繼續努力,呈現更多精彩內容給讀者。(蘇州維景國際 鄔海燕)
月刊編輯部:謝謝支持和關注。

267期月刊,內容豐富精彩,讓人讀後收穫頗豐。其中感受頗深的一文是《大時代下的小故事以消費者為中心 九十年前的中旅社是怎麼做的?》,文章以多個鮮活事例,展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中旅社對社會作出的長期貢獻。我們在一線也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時下很多受歡迎的產品,都是建立在解決顧客消費痛點、體驗盲區的基礎上的,消費者正在推動整個旅遊產業趨勢變化,正在引領旅遊產業的未來走向。結合文中的故事,更增強了自己今後工作的使命感。月刊內容更加思辨,更加多地與集團戰略和業務發展的緊密結合,與集團的業務經營和管理探索相呼應,可以看出月刊在用心服務讀者。(港中旅國際山東社辛海蓮)
月刊編輯部:謝謝,我們會繼續努力。

欢迎赐稿,来信请至ctsmagaz@ctg.cn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中旅》月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