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文旅强音——记全国导游大赛金奖获得者朱芝兰

发布时间: 2025-10-06 来源: 中旅旅行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落下帷幕。中旅旅行导游朱芝兰凭借扎实的文旅功底和专业能力,从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的95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中文组金奖,成为本届大赛金牌导游员。

在这场以“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旅游强国”为主题的比赛中,评委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讲解技巧、服务规范、应急处置能力等维度对选手进行评价。凭借出色的表现,朱芝兰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时代对文旅人的召唤。

廿载积淀,迎文旅融合之潮

朱芝兰这位拥有23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导游,是中旅旅行华东区域公司“源来南京”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她秉持“专业、专注、专精”的职业理念,深耕南京地方文化与历史脉络,将学术资料转化为通俗生动的讲解内容,曾先后荣获“南京市金牌导游员”“江苏省金牌导游员”等称号。

二十三载春秋,朱芝兰始终扎根文旅一线,从地接导游到出境领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在行业的波动中思索前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文旅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专业的讲解服务,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她在变革中寻求突破,在坚守中实现价值,2023年伴随着“文博热”的兴起,她敏锐抓住中旅旅行与国内重点文博场馆开创性合作带来的机遇,加入“源来南京”项目组,开启从传统导游向专业文博讲解员转型的新征程。

无惧转型,淬炼能力逐浪而行

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南京博物馆讲解要求内容准确、仪态规范,这与导游讲解的生动灵活,既互补又存在张力。回忆转型之初,朱芝兰说道:“博物馆是神圣的文化殿堂,其讲解要求极高的严谨性与专业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从‘讲故事’到‘传授信史’的转变,是一次深刻的淬炼。”面对全新的领域与严格的标准,她和团队将压力化为动力,投身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在文旅融合大潮中逐浪而行。

朱芝兰系统研读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的江苏古代文明,广泛涉猎考古发现与艺术流变,展现了出众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清晰的历史脉络,最终凝聚成五万余字、历经打磨的精品讲解稿,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在讲解实践中,她使用平板电脑作为辅助工具,讲到古代钟表时展示其精巧动态,介绍青铜器时呈现其铸造流程,使静默的文物变得可视、可感、可互动,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源来南京”项目组以“讲好本地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开发多条主题线路,线路有温度,讲解有深度,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为朱芝兰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厚积薄发,团队协作赛场取胜

文博领域的全情深耕,极大充实了朱芝兰的综合素养。为准备苏轼书画特展的讲解,潜心钻研苏轼作品的艺术精神与人文内核,成为她在江苏省导游大赛应对“书画”命题的制胜法宝。开发Citywalk线路期间认真学习的明史知识,与全国导游大赛的“明帝陵”考题形成了闭环。看似偶然的幸运,背后是她与团队持续学习、厚积薄发的必然。

全国导游大赛期间,她在史料梳理、表达技巧及互动设计等方面的优秀展示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当朱芝兰站上最高领奖台那一刻,她将这份荣誉归功于团队:“每当我面对挑战,身后是整个团队的智慧与支持。公司的伙伴们为我集思广益,文旅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赋能,更有家人的默默付出与前辈的倾囊相授。这枚奖牌,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我仅是荣幸地成了代表。”

朱芝兰的成功,是个人奋斗与团队协同的完美结合,更是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传统导游向知识型、专家型文旅人才转型的缩影。谈及未来,她清醒而坚定:“全国金牌导游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将继续扎根于文博讲解这片沃土,不断提升,用心用情讲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传递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自信之音。” 赢得业界最高认可后的朱芝兰,希望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文旅产品,让导游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